【任天堂 Super Famicom】
在获得空前成功的 FC 推出 7 年後,1990 年 11 月万众瞩目的後继机种「Super Famicom(以下简称 SFC)」终於正式登场。相较於 1987 年推出的 PCE 与 1988 年推出的 MD 来说,SFC 在影音处理的能力明显强上许多,也不负众望的继承了 FC 所打下的江山。
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
为了顺利交棒,最初任天堂原本打算让 SFC 相容於 FC,也有计画推出可提供 FC 相容功能的扩充周边,不过到最後都没有实现,而改为推出新版 FC 来满足市场需求。
˙ SHARP SF-1
在 SFC 推出隔月的 1990 年 12 月,任天堂老搭档 SHARP 也顺势推出整合 SFC 与映像管电视机的「SF-1」,分为 14 寸与 21 寸两种机型,内部是透过 S 端子连接显示。
与前代的 C1 不同,SF-1 并没有内建任何软体或是同梱附属游戏卡匣。10~13 万的价格相较於 7 年前的 C1 来说已经没有那麽昂贵,不过毕竟还是属於高阶家电等级。
˙任天堂 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
在 9 个月後的 1991 年 8 月,任天堂在北美地区推出了继承 NES 的「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(以下简称 SNES)」,规格与功能与 SFC 没有差别,造型与配色则是采用了不同的设计,并以卡匣插槽的形状来进行游戏分区(有非官方的转接器)。
相较於 FC 与 NES 来说,SFC 与 SNES 在造型设计上的差异并不大。
˙任天堂 Super Famicom Jr.
维持 10 年如 1 日良好习惯的任天堂,一直等到 SFC 问世 8 年已淡出主流之际的 1998 年 3 月才推出首款改版机种「Super Famicom Jr.(以下简称 SFC Jr.)」,基本规格没有变化,取消了 RGB 端子与 S 端子影像输出功能,以及 RF 端子、扩充端子、卡匣退片机构,整体造型大幅精简化,体积也缩小很多,价格则是压低到最初的 3 分之 1 以下。
˙Sony PlayStation
这边所指的 PlayStation,并不是後来大家所熟知的那款,而是当初任天堂与 Sony 合作开发的 SFC 相容梦幻机种,整合 SFC 与 SFC CD-ROM 於一身,并可执行专属规格的游戏。据说当年的开发进度已经进展到相当程度。不过後来合作计画生变,因此不论是 SFC CD-ROM 还是更前卫的 PlayStation 最後都胎死腹中,只留下几张难以考证的产品照。
这款堪称是 SFC 终极梦幻改版的 PlayStation 虽然最後并没有推出,不过仍对後来的市场版图带来深刻影响,不但促使 Sony 成立 SCE 投入游戏市场,推出自行研发的 PlayStation(※),也让称霸 2 代的任天堂首度交出龙头宝座。多年後回顾起来,不禁让人想像如果当初任天堂与 Sony 的合作没有变卦的话,今日的游戏市场会是个什麽样的光景?
※前後两者虽然名称相同,但硬体架构跟规格不同